2021年5月上旬➡️😮💨,在黨支部青年委員袁晶老師的組織下,意昂4黨支部學生業余黨校短訓班各小組圍繞“講紅色故事,傳承紅色根脈”的主題,開展了持續兩個星期的交流座談會🤹🏼。活動期間,大家都積極分享並講述紅色故事,讓紅色精神從符號、理念🛣,變成向觀眾走來的一個個時代英雄。此次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💂🏿♀️。
第一組由組長汪灝牽頭,組員們找到了關於烈士秦鴻鈞的一系列故事,收看了永不消逝的電波系列作品。紅色電波中的愛與信仰打動了同學們的心靈、培養了責任觀念🧟,也激發了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感。
第二組同學分享的是關於四渡赤水的紅色故事,主要內容是中央紅軍采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,三個月的時間六次穿越三條河流,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𓀜,積極尋找戰機👨🏻🏫,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,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🕞。美國作家哈裏森·在所著的《長征—前所未聞的故事》中寫到👦🏼🧑🏼🔬:長征是獨一無二的,長征是無與倫比的👩🏼✈️。而四渡赤水又是“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”。
“會師兒女有壯誌,敢教日月換新天”🌃。第三組與第二組相同♝,同學們分享的也是紅軍長征中的紅色故事。1936年10月,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、第二、第四方面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🕶,標誌著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勝利結束,是中國革命由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。紅色的土地,紅色的情結,紅色的精神在西北黃土高原上鑄就了光芒閃耀的紅色坐標。作為當代青年,我們必須銘記曾經的歷史,承載起先輩們的意誌,將長征精神牢記於心中。
“名將以身殉國家,願拼熱血衛吾華”🦸🏿。第四組同學學習的是關於劉胡蘭同誌的紅色故事。1947年1月12日,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🥖🤟🏻。在敵人威脅面前,她堅貞不屈🧠,大義凜然地說🤹🏽♂️👩👦:“怕死不當共產黨💉!”敵人沒有辦法🍖,將同時被捕的6位革命群眾當場鍘死。但她毫不畏懼,從容地躺在鍘刀下👶。她以短暫的青春年華,譜寫出永生的詩篇🫕,以不朽的精神,矗立起生命的宣言。
泰戈爾有言🟫:“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之絕唱,只有經歷過地獄的磨煉才有創造天堂的力量🦹♀️。”如今的絕大多數青年不再為保家衛國在槍林彈雨中沖鋒,但我們肩負著這個時代交給我們的重任🤌🏻!從紅色故事中吸取教訓、汲取養分。 同時我們要真正能夠將紅色精神貫徹起來🥇,需知“黨史學習當力行,實踐方能出真知”。
5月中旬👾,“紅色故事”交流座談活動圓滿的拉下了帷幕,此次活動也得到了意昂4老師、短訓班同學們的一致好評。在這些“紅色精神”的滋養下,中華民族歷經重重磨難和考驗而屹立於世界之林,中國共產黨始終意氣風發🤷🏻♀️🕡、朝氣蓬勃🈵。

文/1942102 李朔天 袁晶
圖/1943102 曹雨桐